三 居普良
一、居普良的生平
居普良是尼西亚前期大公教会的化身,非洲教会第一位殉道主教。他大概在二百年前后,生于加大哥外教世家。加大哥教会执事本丢(Pontius)著有居普良主教及殉道者的生平与受难记(The Life and Passion of Cyprian, Bishop and Martyr)。本丢认为居普良归主以前的事迹,与其后在教会中的伟业比较起来,是不足道的,所以不记。耶柔米告诉我们说,居氏是修辞学名教授,与加大果教会长老开基流(Caecilius)为友,乃与基督教真理发生接触,受感研读圣经。原来他享乐度日。心中经过长期斗争以后,他至终舍弃世乐,加入学道班,变卖资产,周济贫穷,立誓贞洁。当二四六年复活节,他正式领洗,而采取属灵父亲开基流之名以示感谢;但他的原名为他斯修(Thascius)。
在领洗之后不久,居普良作了达多纳吐书,论神恩一论文,他在其中(De Gratia Dei ad Donatum三,四节)作见证说,当他处于错谬和黑暗中,他认为人是不可能改变,弃旧更新的;但神的恩典使他得见了真理的亮光,赐他力量,将他从前所认为不可能的事实现出来,叫他成了新造的人。
居氏就此淡泊度日,过隐居生活,研究圣经和教会作家著述,尤其是特土良的著述。他在受洗后不久被任为长老,旋于二四八年又当选为加大果主教。虽然有先进长老们如诺瓦吐(Novatus)等人提出抗议,而他本人也表示不愿,可是经大众坚决请求,乃毅然出任艰巨。他从领洗至升擢为北非洲首府加大哥主教,为时仅有两年之久。本来这是不符那禁戒选立新近加入教会者任要职的教规的,以致后来引起诺瓦吐一派人的分裂。但是居普良同后世的安波罗修(Ambrose)和奥古斯丁一样,均是不符教规而当选为主教的,历史却证明了大众的呼声,符合神的呼召。
在主教任内十年之间,居普良运用他的聪明才干,治理屡经外患内忧的教会。他就职后,翌年(二四九年)德修(Decius)作了皇帝,而在二五○年一月颁布谕旨,处死教会所有主教,并惩罚凡拒绝背教者。居氏秘密离开加大果。仇敌乘机攻击他懦怯弃职,向罗马教会控告他。罗马主教法边(Fabian)已为道殉难,由罗马教士致书居氏,加以责难。居氏答以避难,是因得了异象,遵神命而行其实。如果他没有避难而在此时殉道,对教会非但无益,而且有损。因他在避难期中,从匿居地写信给罗马和加大果的教士和别人,并执行其治理,警告,劝勉,指导教会的主教职务。
其时加大果教会中多有受迫背道者(lapsi),还有虽未献祭却从政府购得献祭证者(libellatici),但也有认主者(confessors),是在受迫时认主却未丧生者。认主者自以为在一切宗教问题上都享有权威,乃擅自准许凡不悔改和成了异端派的背道者回到大公教会。居普良反对废驰教规。他认为背道者,除临死外,不能轻易得赦免。他将重新接收背道者一问题搁置到逼迫终止时,在罗马和加大果召开教会会议,以商共同解决办法。
当时长老诺瓦吐在居氏匿居后,按立非利基西摩(Felicissimus)为执事。非氏将那些反对居普良的背道者和认主者都组织起来,且由诺氏及其他四名曾反对居氏为主教的长老所支持。居氏匿居十四个月以后,于二五一年春逼迫平息时归返加大哥,将非氏及附和者逐出教会。是年居氏召开北非洲主教会议于加大果。会议大都支持居氏。非氏一派的人,乃立福徒拿都(Fortunatus)为对立主教。
同时在罗马,教会也因处理背道者一问题,而引起了分裂。罗马教会中长老诺洼天(Novatian)趋于另一极点,拒绝赦免背道者,由拥护者立为主教,反对新立罗马主教哥尼流(Cornelius)。在加大果,诺洼天派又立马克西母(Maximus)为主教。诺瓦土弃非利基西摩,加入诺洼天派。居普良处境困难,但他明哲,温和,刻己,济人,深得民望,至终克服一切困难,获得胜利。其时他发表了论受迫背道者(De Lapsis),和论教会合一(De Ecclessiae Unitate)两篇名著。
当时教会对异端派重洗一问题,也发生了争辩。居普良对这问题也主张严谨,以致与罗马主教司提反(Stephen, 二五三至二五七)发生争辩。司提反认为异端分子所施的洗,若是奉了基督的名或三位一体神的名举行的,便算为有效。居氏却相信在教会之外,并无真洗礼,把异端分子所施的洗看为无效。异端分子若是要加入教会,就必须重新受洗,不过从前在教会受过洗的异端分子,若是要回到教会,就不再须重洗。在此一点上,居氏不免强调教会的重要性,过于神的话之重要性了。殊不知圣礼是神赐人恩典之工具,藉着施礼者和圣礼中的物质而行,其功效原不视施礼者配否而定,乃视圣礼的施行是否按照神设立圣礼的话,以及领受者是否不抗拒或配领受神恩而定。
北非洲的主教们,大都拥护居普良。但司提反的立场,至终为多数基督徒接受。然而居氏为自己的立场辩护,既表现出智慧来,又表现出尊严来;司提反却表现盲目的和欠委婉的热心,且在他的书信中,要求罗马主教的权威,高于其他一切主教。居氏答以罗马主教的权威,是与自己的权威同等,而并非高超一筹。司提反虽然未曾正式把居氏和加大果教会逐出教会,但与之绝了交。近代罗马教会作家,力图证明那次的争辩,只涉及教规问题,而与教义无关。
异端分子重洗争辩正烈,不幸又有可怕的瘟疫发生,使基督徒不仅同异教徒一样受苦,而且受逼迫;因为异教徒将瘟疫归罪于基督徒不敬假神。而且那时罗马帝国被蛮族包围。皇帝瓦勒良(Valerian)在二五六年终,又开始逼迫教会。罗马主教司提反及继承者西克斯都(Xystus, or Sixtus Ⅱ),先后为道殉难。居普良在二五七年八月三十日被传到北非罗马总督前,满口承认基督,拒绝向假神献祭,就被弃军到荒凉的库路比(Curubis),有执事本丢同往。他从该地写信竭力安慰他的教会和被放逐的教士。在一异象中,他看见自己将要临到的结局。流放十一个月之后,他被解回加大果。在二五八年九月十四日,他被判处斩刑。他听到判词,只回答说:“感谢神!”有一大群人随着他往城外行刑地。他自己移去衣服,跪下,祈祷,由他自己蒙着眼,给刽子手一枚金块。刽子手颤着手施刑。尸首由基督徒乘夜间移去埋葬。他的遗骨后世由夏理曼(Charlemagne)移到法兰西去了。
盖棺论定,他光荣的殉道,将他从前避难致被攻击为懦怯不忠的恶名,都洗净了。在第三世纪基督教世界,俄利根是最伟大的学者,特土良是最伟大的作家,而居普良乃是最伟大的主教,与前二者鼎足三立,光大教会。奥古斯丁褒扬居氏,竟称他为“大公教会的主教和大公教会的殉道士”。